滦医科普
为什么一到春天,血压就容易飙升?
春季气温多变,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是一个挑战,主要与几个因素相关。
一是春季气温变化较大,昼夜的温差最高可达到15℃以上。我们的血管如同橡皮筋一般,具有一定的弹性,但在温度差较大的情况下会反复拉伸失去弹性,进而让血压调节出现异常。有研究发现,温度每下降1℃,血压平均会上升1.3/0.6mmHg。
其次,春季环境内的花粉浓度是其他季节的5~8倍,这些花粉与人接触后很容易让免疫系统过度反应,让血管内皮细胞受损、血管通透性增加。尤其是过敏体质的人,在春季血压上升的几率会增加40%。
此外,春季身体的新陈代谢速度相对会快一些,心脏输出量也会随之增加,容易让血液粘稠度上升,血压控制的难度会更大。有研究发现,春季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意外事件的风险较其他季节增加了25%。
另外也受心理以及情绪的影响,长期处于抑郁、紧张等不良情绪下,容易让交感神经过度激活,进而导致心率加快、血压上升。
牢记5点健康提示,稳住血压
在春季尤其需要注意血压的控制,做好这几件事非常重要,每个人都需要学习。
1、科学补水与饮食
心肾功能正常的人群建议每日饮水1.5~2L,这样做可预防血液粘稠。饮食上则要注意以清淡为主,尽量减少食盐的摄入,适当多吃新鲜的果蔬、全谷物以及优质蛋白,少吃冰镇的食物。
2、注意增减衣物
外出建议带着外套,在早晚气温下降时可以避免受冻,身体在寒冷状态下血压容易飙升。
3、定期测血压
建议高血压患者早晚各测量一次血压,观察自己的血压变化,有异常波动建议及时就医咨询医生建议,必要时也可以佩戴24小时监护仪监测血压变化。
4、适度运动
适当进行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,对降压有一定的帮助。注意,高血压患者选择运动要避免过于激烈,尽量以温和的为主,如散步、慢跑、太极等均是不错的选择。
5、做好心理调节
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于血压的控制也很重要,千万不要一直处于抑郁、焦虑的状态下。在春季万物复苏的时节,可以多外出走走感受大自然的能量,对缓解不良情绪很有帮助。
撰稿:ICU 刘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