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滦州市人民医院网站!

微信公众号
立即关注
了解医院详情

科普知识

我的位置: 首页> 健康教育 > 科普知识

滦医科普||中暑的危害

发布时间:2024-08-02 10:34



滦医科普

随着炎炎夏日的到来,中暑事件屡屡发生,这不得不引起我们重视。中暑是指在暑热天气、湿度大和无风的环境下,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、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丧失过多而产生一种急性疾病。严重的中暑可以导致中枢神经系统、心脏、肝脏、肾脏、呼吸系统、横纹肌、胃肠道等多脏器功能损害,甚至多脏器功能衰竭,也可导致严重凝血功能障碍,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而危及生命。在现实生活中,人们对中暑缺乏认识,尤其是老年人、儿童、孕妇等,使得中暑在我们身边频频发生。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中暑。

一为什么会发生中暑?

1环境温度过高:人体获取热量显著增加;

2产热增加:高强度的体力劳动、剧烈运动使产热增加;

3散热障碍:湿度过高、过度肥胖、穿透气不良的紧身衣服;

4汗腺功能障碍:比如患者存在先天性汗腺缺失症、系统性硬化病、广泛的皮肤烧伤后瘢痕形成等汗腺功能障碍,从而影响散热等。

如果遇到高温、高湿环境,加上重体力劳动,大量出汗、液体丢失,通风不良,散热障碍,补充液体不足,从而使体温快速急剧升高,就会发生中暑,尤其是体弱多病的老年人、儿童、孕妇、重体力劳动工人等。

二中暑都有什么症状呢?

1先兆中署:可表现周身乏力、头晕等。

2轻度中暑:可表现头晕、乏力、恶心、呕吐、心悸、面色干红或苍白、注意力涣散、动作不协调等。

3重度中暑:依据轻重又分为热痉挛、热衰竭、热射病。

1、热痉挛:表现为头晕、乏力、心悸、恶心、呕吐等基础上,又出现肌肉痉挛表现;

2、热衰竭:表现头晕、头痛、乏力、恶心、呕吐、肌肉痉挛,明显脱水后出现心动过速、血压下降、晕厥等;

3、热射病:中暑中最重的分型,表现为高热(直肠温度≥41℃)、昏迷、皮肤干热发红、抽搐、休克,并出现脑、肝、肾、心脏、呼吸系统、胃肠道、肌肉等多器官功能损害或衰竭、DIC等可危及生命。

三遇到中暑如何救治呢?

1先兆中暑应立即离开高温环境,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,解开衣领、脱去或松开外套,休息,补充水分,一般症状就可缓解;

2轻度中暑应及时脱离高温环境,脱去衣服,快速有效物理降温,包括冷水擦浴、风扇或空调降温,避免应用退热药物,清醒者口服淡盐水补充液体,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;

3重度中暑:迅速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环境,脱去衣服,快速有效物理降温,包括冷水擦浴或水浴将患者浸入到27-30℃水中传导散热降温(水浴时一定要保证患者头部露出水面,面部朝上,避免呛水窒息,昏迷病人尽量避免水浴以免窒息),可用电风扇或空调调节环境温度帮助降温,避免药物降温,及时拨打120在帮助患者持续降温的同时及时转运患者到医院规范化治疗,治疗提倡“十早一禁”:早降温、早扩容、早血液净化、早镇静、早气管插管、早补凝抗凝、早抗炎、早肠内营养、早脱水、早免疫调理;在凝血功能紊乱期禁止手术。

4降温速度决定患者预后,应在1小时内将患者直肠温度降至37.8-38.9℃为佳,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。

四最重要的应该是如何预防中暑

1暑热季节加强防暑卫生宣传教育。

2改善年老体弱、慢性病患者及产褥期妇女的居住环境,调整居住环境温度。

3暑热季节改善劳动及工作条件,减少高温作业时间,及时补充水分,可饮用含钾、钙、镁盐的饮料。

4暑热天气穿宽松透气的浅色服装,避免穿紧身服装。

5暑热天气注意休息,尽量避免室外剧烈运动和长时间阳光暴晒。

大家广泛宣传,提高对中暑的认识和重视,及时做好预防,如遇中暑及早识别、及早物理降温,及早拨打120急救电话寻求正规救治,防止重度中暑悲剧发生。

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
撰稿:急诊重症监护室   张红英


Baidu
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