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路途中,洗澡后,如厕时,低血糖总是来得猝不及防:脸色苍白,浑身虚汗,甚至两眼一抹黑直接晕过去。
对老年人来说,低血糖的危害远超高血糖,它会造成血糖的大幅度波动,损害中枢神经系统,促发心律失常、心肌梗死、脑卒中等,严重时可致命。
如果低血糖程度重、时间长,还可能引起脑水肿,对中枢神经造成不可逆损害(如失语、智力损伤等后遗症),甚至导致死亡。
低血糖时第一口应该吃什么?
低血糖发生时,如果已经出现神志不清,不要擅自喂食物或水,以免发生窒息,此时要立即送医。
如果出现了低血糖症状,但还未出现如抽搐、昏迷等严重情况,很多人可能会选择吃饼干、馒头等来缓解,这不能说不正确,但不是最佳选择。
应对低血糖,建议大家记住三个“15”原则:
第一个“15”
一旦发生轻度低血糖,应立即进食15克碳水化合物。
用于低血糖急救的食物,有个优先级:
白糖、糖块、糖水、蜂蜜、葡萄糖片最佳,这类食物吃进去后,很快被肠道吸收入血,能迅速缓解低血糖症状;
饼干、点心、馒头、含糖饮料(含白砂糖的)、粥次之;
含糖饮料(含果葡糖浆的)、牛奶、冰激凌、巧克力等食物的升糖速度相对较低。
15克碳水化合物
4~6颗糖果(迅速嚼碎服下)
1勺蜂蜜或白砂糖
2~4块饼干
100~200毫升含糖饮料(配料表中需含白砂糖)
抢救低血糖要争分夺秒,因此最好选择白糖、糖块、蜂蜜等升糖指数较高的食物。
普通人在补充碳水化合物后,血糖水平基本能回到正常状态。
如果是糖尿病患者,在上述步骤之后需要15分钟后测血糖,如果症状消失,血糖达到4mmol/L以上,按正常时间进餐即可;如果超过此值,1小时后才能进餐,并吃一份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加餐,以免血糖再次下降。
第二个“15”
如果血糖没有上升,症状没有消失,就再进食15克碳水化合物。15分钟后,再次测量。
第三个“15”
如果血糖仍没有上升,症状没有消失,就再次进食。此时,如果血糖过低,或出现意识昏迷,则需即刻送医救治。
这些时刻最该预防低血糖
低血糖不一定都有症状。有的人对低血糖较敏感,血糖一低就会感到饥饿、出汗、心悸等;有的老年人或糖尿病患者,则一点反应没有。
以下低血糖的高发时段,糖尿病患者尤其要注意。
1、进食过少时
进食量过少、吸收合成障碍,长期饥饿或过度控制饮食,小肠吸收不良、长期腹泻等,均可诱发低血糖发生。
2、超负荷运动时
肌肉利用过多的葡萄糖,或使注射的胰岛素吸收加快,都可能引起低血糖。
3、夏季气温高时
夏季气温较高,人体内对抗寒冷、降低胰岛素敏感性的肾上腺激素分泌减少,胰岛素的作用可以更充分地发挥。
夏天昼长夜短,糖尿病患者常睡眠不足,再加上户外活动增多,新陈代谢旺盛,血糖消耗增多。
4、夜间1~3点
夜间低血糖一般出现在凌晨1~3点钟左右,患者会感到心慌、颤抖、饥饿,并多汗、做噩梦。有些患者会出现第二天晨起后头痛、感觉没睡好,浑身乏力。
5、进餐后
肠胃功能不好的糖尿病患者,由于进食后不能及时消化吸收,也会引发低血糖。
6、胰岛素注射方式不正确时
反复在同一部位注射胰岛素,可能会导致该部位皮下脂肪增生而产生硬结,并导致该部位胰岛素的吸收率下降,吸收时间过长,进而血糖控制不稳定。
糖尿病患者还有件事要做!
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,反复发生低血糖的患者则需要小心,这背后的原因可能与治疗方案不合适有关系。
糖尿病合并肾功能损伤是诱发低血糖的原因之一。长期高血糖可引起肾脏微小动脉和微小静脉及毛细血管损伤,损害肾脏的正常功能,使得肾小球率过滤降低,表现为生化监测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。
糖尿病合并肾功能损伤者,若服用主要经肾脏排泄的降糖药时,降糖药及其代谢产物的排泄将减少,进而在体内发生蓄积,导致药物的作用时间延长而诱发低血糖。
比如大部分磺脲类药物(如格列美脲、格列齐特、格列吡嗪等),由肝脏代谢,以原形或代谢物的形式经肾脏排泄,因此在肾功能受损的患者中可能蓄积,如果不遵医嘱及时调整剂量或停用,易诱发低血糖。
糖尿病合并肾功能损害早期常没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,通过肾功能检查发现微量白蛋白尿则可提示早期肾功能损害。
因此,医生让你定期复查肾功能时别嫌麻烦,及早发现糖尿病肾病可指导正确使用药物,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,有助于减少低血糖发生的风险并阻止或延缓糖尿病肾病的继续进展。
来源:慢病界